当前所在位置: 七彩生活网 > 景点大全 > 江苏省景点 > 慈云禅寺

慈云禅寺(1/共10页)

介绍

慈云禅寺创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间。明正统中(1436-1449年)重建,旧名广济寺。自明万历至汪康熙、乾隆、道光历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轩,成为吴江市(县)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高僧辈出,明有道泽、慈林,清有净眼、超伟法师及断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古刹名寺历来文人游踪不绝,留下诗篇甚多。慈云禅寺于60年代末,佛地蚕蚀经受历史风云,毁寺扩厂,面目全非。经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慈云禅寺,旨在恢复佛教寺院,弘扬宗教文化,完美名胜古迹。

慈云寺塔为该寺标志性建筑物。从现存塔的建筑来看,除塔身下三层部分构件为宋代形制外,其他均明代建筑形式。慈云寺塔为楼阁式塔,平面六角形,砖身外木檐塔内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塔高5层,塔壁外有平座、腰檐,每层二面辟壶,上下门相错而开。塔内第五层中心立楠本刹顶柱直至塔刹,塔刹铁制,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圆光和铜质宝瓶组成。仰莲上铸有“吴江县七都十一日信人级坤,同妻杨氏,长男缨应福女观秀,喜舍。万历五年十月吉旦立”等字,由此可见,此塔塔刹亦为明代遗物。

慈云寺塔外观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内置有楼梯,可登临。为吴江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关于慈云寺塔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丽传说,平添无限情趣。在塔的东南隅有一座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于清乾隆时建造的单孔拱形石桥——禹迹桥,与宝塔互成呼应,构成了“拱桥塔影”这一水乡特有的景观。

开放时间

全年 08:00-17:00开放

优待政策

儿童: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的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门票,免费儿童、学生、老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实行半票(优惠票请至景区自行购买),半价老人: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门票,免费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门票,免费残疾人:残疾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的1名陪护人员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门票,免费补充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景区公示为准。

慈云禅寺地图位置(模拟) 查看吴江区地图

慈云禅寺精选点评

慈云禅寺慈云禅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