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七彩学习网!

当前科目:【安全工程师】 若刷新题可选择 可选择题型 请选择题型数量

2025年04月27日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多选题37

题数: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专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多选题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下列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事故类别的有(  )。
  • A 某施工作业人员被高空坠落的瓦片砸伤
  • B 某车间作业人员被电机甩出的铁片划伤
  • C 某职工在整理作业环境时被人为乱扔杂物砸伤
  • D 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货物从空中坠落砸伤某作业人员
  • E 某仓库管理人员在作业时被堆置物倒塌砸伤

2.预控对策一般包括()三个活动阶段。
  • A 组织准备
  • B 日常监控
  • C 事故管理
  • D 危险识别
  • E 事故监测

3.在分析一起锅炉爆炸事故时,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 A 司炉工违章操作
  • B 锅炉未装安全阀
  • C 锅炉设计缺陷
  • D 压力表的连通管堵塞
  • E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4.下列关于预警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织准备和事故管理是预控对策的主体
  • B 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组织构成二 是对策准备
  • C 事故的危机管理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
  • D 日常监控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是日 常对策二是事故危机模拟
  • E 日常监控和组织准备都要以危机管理工作为前提

5.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下列个体防护装备中,具有预防职业病功能的有(  )。
  • A 防尘口罩
  • B 耳塞
  • C 安全带
  • D 绝缘手套
  • E 安全帽

6.呼吸防护用品是用于预防职业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其作用是阻止粉尘、有毒有 害气体、微生物吸入人体。下列有关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使用便携式呼吸器应进行专门的培训 
  • B 不能单独使用逃生型呼吸器进入有害环境作业
  • C 进入爆炸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D 进入爆炸性环境应佩戴负压式空气呼吸器
  • E 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装备过滤元件的适用性

7.下列关于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性说法正确的有( )。
  • A 毒性大的物质其危害性一定大
  • B 吸烟嗜好者往往能抵御烟尘的危害
  • C 两种毒物的拮抗作用结果为毒性作用减弱或消失
  • D 毒物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
  • E 毒性大小依次为脂肪烃>醇>酮>环烃>芳烃

8.对于易发事故和事故伤害大的行业和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进行强制性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于非矿山企业,下列检查项目中,须进行强制性检查的有(  )。
  • A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 B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电梯
  • C 高压医用氧舱、防爆电器
  • D 防爆电器、锻压设备、客运索道
  • E 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辐射

9.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在应急预案中的“信息接报”环节,有关要求正确的有(   )。
  • A 明确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内部通报程序、方式和责任人
  • B 明确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 C 明确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 D 明确向本单位以外的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 E 明确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10.某厂采用湿法炼锌工艺,电解槽在进行锌电解过程中可逸出大量酸性气体,严重危害电解工职业健康。为降低劳动者接触酸雾水平,该厂向员工征求酸雾治理方案。下述员工提出的方案中,可以被采纳的有(  )。
  • A 在电解车间设置局部排风设施降低作业场所酸雾浓度
  • B 为电解工配备防护酸性气体的呼吸防护用品
  • C 调整生产制度减少电解工接触酸雾时间
  • D 在电解槽旁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 E 在电解车间设置值班室减少劳动者接触酸雾的频次

11.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下列法定的职业病中,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有( )。
  • A 航空病
  • B 棉尘病
  • C 高原病
  • D 森林脑炎
  • E 手臂振动病

12.某火力发电厂由于发展需要,采用了烟气脱硝工程,增设液氨储罐区,用于脱除锅炉燃烧废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依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该电厂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公告,下列关于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的做法中,符合该规定的有()。
  • A 电厂醒目区域设置公告栏,液氨储罐区张贴信息卡
  • B 公示受教育培训人员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
  • C 现场作业岗位设置液氨性质、危害和防治信息专栏
  • D 在进料作业区域标明安全操作规程
  • E 在液氨储罐区标明应急措施

13.某企业为加强基建期承包商安全管理,对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人员进出场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下列提出的工作要求中,正确的有()。
  • A 应当在承包商所有人员入场后进行安全培训和沟通
  • B 重点监测和控制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活动
  • C 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D 外来参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总承包单位应告知该企业
  • E 对承包商人员应当采取与本单位员工相同的标准进行安全管理和考核

14.某新建商贸大厦安装一台从国外进口的观光电梯,大厦物业的公司在日常使用该设备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下列关于观光电梯的管理规定中,正确的有(  )。
  • A 使用前应当向进口地安监部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 B 投入使用后30日内,须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 C 物业公司应当定期维护保养观光电梯
  • D 出现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运行,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使用
  • E 需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15.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关于动火作业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动火作业分为三级,一级动火作业为最高级别
  • B “动火作业许可证”(一级)应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批
  • C 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8h
  • D 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h
  • E 动火期间,距离动火点15m范围内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作业

16.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 A 生产过程
  • B 个人因素
  • C 生产环境
  • D 工作场所
  • E 劳动过程

17.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省属冶金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该培训应当由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
  • B 企业必须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三级安全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 某省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电工,应经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 D 某轻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的培训,由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 E 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可以用于安全教育培训

18.控制是预警的落脚点,预控对策一般包括()。
  • A 组织准备
  • B 日常监控
  • C 事故管理
  • D 危险识别
  • E 事故监测

19.某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事故,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溢出,情况十分紧急。下列关于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正确的有()。 
  • A 立即查明泄漏点并关闭阀门
  • B 划定警戒区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 C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D 消除所有点火源
  • E 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20.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下列各项属于危险源的有()。
  • A 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 B 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
  • C 携带SARS病毒的人
  • D 操作标准不完善
  • E 停靠的汽车

21.某化工公司一辆载运液化气的罐车进入该公司装卸区进行卸车作业,该车驾驶员将卸车金属管道万向鹤管接人到罐车卸车口,开启阀门准备卸车时,万向鹤管与罐车卸车口接口处液化气大量泄漏。下列处置措施中,正确的有()。 
  • A 立即关闭卸车阀门
  • B 进行交通管制,疏散卸车现场的其他罐车
  • C 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 D 关闭储罐安全阀的手阀
  • E 驾驶员立即驾车驶离现场

22.安全操作规程应明确的内容包括()。
  • A 为保证国家、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设备使 用要求而制定的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 操作程序 
  • B 生产经营单位尘、毒、噪声、高低温、辐射等涉及职业健康有害因素的种类、场所,定期检查、检测及控制等管理内容
  • C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通道、照明、通风等管理标准,人员紧急疏散方向、标志的管理等
  • D 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安全标志的种类、名称、数量、地点和位置,安全标志的定期检查、维护等
  • E 对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生产工艺流程及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备、装置,如电气、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内部机 动车辆、建筑施工维护、机加工,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履行审批手续。下列作业活动中,属于作业许可管理范围的有( )。
  • A 危险场所动火作业
  • B 受限空间作业
  • C 临时用电作业
  • D 铲装作业
  • E 爆破作业

24.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某些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也会对人带来伤害和影响,主要包括()等因素。
  • A 长时间蹲位或弯腰作业
  • B 卫生的投入和管理
  • C 工作过于紧张
  • D 长时间单调重复作业
  • E 劳动组织不合理

25.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
  • A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B 危险指数评价法
  • C 故障树分析法
  • 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E 调查表法

26.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有错漏的,应当及时向()提出。
  • A 建设单位
  • B 生产经营单位
  • C 监理单位
  • D 设计单位
  • E 总包方

27.卫生部的工作内容包括()。
  • A 负责会同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拟定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规划,组织制定发 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B 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
  • C 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组织拟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用人单位职业危 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 
  • D 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
  • E 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 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28.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防火间距”危害因素的辨识属于( )单元的辨识。
  • A 厂址
  • B 总平面布置
  • C 道路及运输
  • D 建(构)筑物
  • E 作业环境

29.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
  • A 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 B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 C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 D 患职业病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 E 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30.下列关于安全操作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 A 简式一般由总则或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构成
  • B 行业性的规程一般可采用全式
  • C 企业内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通常采用简式
  • D 全式的内容一般由操作安全要求构成
  • E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在日后执行中不得改动

31.安全预评价是安全预评价工作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内容应包括()。
  • A 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 B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 C 检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 D 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E 单元划分应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32.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2015年修改),下列企业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 A 严格实行作业审批程度,严禁擅自进入碳化塔内作业
  • B 必须做到“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
  • C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室息等防护装备
  • D 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 E 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3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内容包括()。
  • A 造成30人以上死亡
  • B 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 C 造成100人以上重伤
  • D 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 E 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 A 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 B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C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 D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 E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35.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
  • A 毒性等级
  • B 强度
  • C 物质的状态
  • D 重度
  • E 气味

36.某化工企业新入职的安全员小周根据集团总部统一要求,对所属厂内运行的制造设备。附属装置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等各类危险源进行归类,依据第一、第二类危险源的定义,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有(   )。
  • A 装有10t液氨的储罐
  • B 腐蚀受损的减压阀
  • C 氮气瓶中的高压氮气
  • D 飞速旋转的车床
  • E 失效的防护用品

37.某民爆企业发生乳化炸药爆炸事故,造成厂房倒塌,设备损毁,多人伤亡。在对该起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过程中,下列收集现场有关物证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 收集现场破损部件及碎片
  • B 标注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
  • C 清理有害物质时采取保护证据措施
  • D 冲洗清除物证教附的危险介质
  • E 收集证人证言
做题计时:00:00:00
暂 停 开始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qicai.net" 即七彩学习网 ©2025 七彩学习网 www.qicai.net 本站邮件:kankan660@qq.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160005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