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七彩学习网!

当前科目:【一级消防工程师】 若刷新题可选择 可选择题型 请选择题型数量

2025年04月22日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多选题40

题数: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专业:技术实务

一、多选题

1.非窒息灭火的主要灭火机理是( )。
  • A 减少可燃物
  • B 降低温度
  • C 降低氧浓度
  • D 降低燃点
  • E 降低湿度

2.某办公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建筑内的消 防系统中,启动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的有()。
  • A 预作用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B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C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D 湿式室内消火栓系统
  • E 防排烟系统

3.下列关于单流体系统射流成雾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液体以很髙的速度被释放出来,由于液体与周围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碎成为细水雾
  • B 由一套管道向喷头提供灭火介质,另外一套管道提供雾化介质,两种在分离管道系统中传输的物质在喷头处混合,相互碰撞,从而产生细水雾
  • C 超声波和静电雾化器将射流液体振动或电子粉碎成细水雾
  • D 液体射流被冲击到一个固定的表面,由于冲击力将液体打散成细水雾
  • E 液体在压力容器中被加热到髙于沸点,突然被释放到大气压力状态形成细水雾

4.下列哪些建筑可采用一支消防水枪的一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的是( )。
  • A 建筑高度为36米的住宅建筑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 B 建筑高度为55米的住宅建筑且每单元设置两部疏散楼梯
  • C 建筑高度为25米且体积为5000的多层仓库
  • D 建筑高度为23米且体积为5000的多层仓库
  • E 建筑高度为20米且体积为6000的多层仓库

5.下列属于引火源的有()。
  • A 汽油
  • B 白磷
  • C 烛火
  • D 静电火花
  • E 雷击

6.建筑物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下列属于民用建筑的有()
  • A 图书馆
  • B 烤烟房
  • C 医疗建筑
  • D 财贸金融建筑
  • E 辅助生产厂房

7.地下、半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     )。
  • A 喷漆间
  • B 乙炔间
  • C 漂白粉库房
  • D 棉麻类织物库房
  • E 水泥库房

8.下列选项中(     )属于我国目前生产的泡沫比例混合器。
  • A 环泵式
  • B 压力式
  • C 平衡式
  • D 管线式
  • E 高倍式

9.排烟系统排烟时,为了顺利排除烟气,应设置补风系统。根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以下关于补风系统设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
  • B 防火门、窗可用作补风设施
  • C 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下沿以下,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2m
  • D 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
  • E 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

10.火灾风险评估按照指标处理方式可分为()。
  • A 定性评估
  • B 半定量评估
  • C 定量评估
  • D 综合评估
  • E 指数评估

11.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有(      )。
  • A 合理选择功率和形式
  • B 合理选择启动方式,启动符合规范要求
  • C 正确安装电动机
  • D 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
  • E 加强安装监视与运行维护

12.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表现在()。
  • A 火灾蔓延迅速,但早期易于发现
  • B 洁净区域大,防火分隔困难
  • C 室内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
  • D 建筑结构密闭,排烟扑救困难
  • E 火灾危险源多,火灾发生概率高

13.对某建筑内的各个房间进行装修材料的选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大型电子计算机房顶棚采用矿棉吸声板
  • B 配电室地面采用水泥木丝板
  • C 厨房墙面采用水磨石
  • D 敞开式楼梯地面采用水泥刨花板
  • E 档案室墙面采用无机装饰涂料涂于石灰墙面

14.根据(       )的不同,金属可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 A 燃点
  • B 闪点
  • C 熔点
  • D 自燃点
  • E 沸点

15.建筑耐火等级由组成建筑物的()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
  • A
  • B 吊顶
  • C
  • D 楼板
  • E 屋顶承重构件

16.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仓库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      )。
  • A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其屋顶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屋面
  • B 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 C 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其管、沟不得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下水道设置隔油设施,避免流淌或滴漏至地下管沟的液体遇火源后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并殃及相邻厂房
  • D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 E 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17.下列关于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的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
  • A 蓄电池室、供氢站、供(卸)油泵房、油处理室、汽车库及运煤(煤粉)系统建(构)筑物严禁采用明火取暖
  • B 变压器室通风系统应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变压器室之间的通风系统可以合并
  • C 蓄电池室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风机室内
  • D 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在穿越重要房间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时应设置防火阀
  • E 蓄电池室、油系统、联氨间、制氢间以及氢冷式发电机组汽机房的电气设施均应采用防爆型

18.下列有关气体的可缩性和膨胀性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 A 当压力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 B 气体的相对密度、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 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正比
  • D 当体积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E 储存在固定容积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其膨胀后形成的压力就增大

19.某Ⅰ类汽车库,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33m,建筑面积均为2500,建筑内全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汽车库应至少设置2台消防电梯
  • B 该汽车库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 C 该汽车库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 D 该汽车库每层应划分不少于2个防烟分区
  • E 该汽车库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5L/s

20.某建筑在山坡上的办公楼,建筑高度为48m,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8m和32m,地下设置了2层汽车库,建筑的背面和两侧无法设置消防车道。下列该办公楼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A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正面一侧的边缘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为5m-7m
  • B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宽度为12m
  • C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坡度为1%
  • D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在建筑正面,因受大门雨蓬的影响,在大门前不能连续布置
  • E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位于可承受重型消防车压力的地下室上部

21.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 A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6000m
  • B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m
  • C 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m
  • D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3000m
  • E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m

22.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 )。
  • A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 B 具有迸射危险和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 C 具有燃烧危险和局部爆炸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 D 有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 E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23.建筑防火的被动防火包括(      )。
  • A 灭火器材
  • B 防火间距
  • C 防火分区
  • D 耐火等级
  • E 消防给水

24.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下列关于加油加气站的防火要求说法中错 误的有()。
  • A 加油加气站房与员工宿舍合建时,站房与员工宿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实体
  • B 加油加气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 C 汽车加油、加气场地罩棚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
  • D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筑物之间,宜设罝高度不低于2.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 E 布置有LPG或LNG设备的房间的地坪应釆用不发生火花地面

25.地铁的火灾特点包括()。
  • A 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 B 人员疏散困难
  • C 易形成立体火灾
  • D 氧含量急剧下降
  • E 产生有毒烟气、排烟排热效果差

26.某2层大型购物商场,每层建筑面积1500㎡,室内净空高度4m,共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该建筑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系统、排烟系统。检测人员分别在首层两个防烟分区的尽端采用发烟枪对探测器进行发烟试验,探测器报警灯点亮,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设排烟防火阀A,排烟风机入口的总管处设置排烟防火阀B,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机械加压送风口开启
  • B 排烟口启动
  • C 排烟风机启动
  • D 手动关闭烟防火阀A,排烟风机停止工作
  • E 电动挡烟垂壁未降落

27.下列物质的燃烧属于表面燃烧的有( )。
  • A 焦炭
  • B 沥青
  • C
  • D 木炭
  • E

28.火灾发展阶段一般包括( )。
  • A 火灾发生
  • B 火灾发生初期
  • C 火灾发展中期
  • D 火灾发展后期
  • E 火灾预测

29.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可分为()。
  • A 不燃性构件
  • B 可燃性构件
  • C 易燃性构件
  • D 难燃性构件
  • E 自燃性构件

30.下列( )场所的应急照明,应能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 A 消防控制室
  • B 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
  • C 消防水泵房
  • D 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
  • E 楼梯间

31.洁净厂房空间相对比较密闭,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很快造成火势的蔓延。那么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表现在()。
  • A 火灾危险源多,火灾发生概率高
  • B 洁净区域小,防火分隔容易
  • C 室内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
  • D 建筑结构密闭,排烟扑救困难
  • E 火灾蔓延迅速,早期发现容易

32.火灾燃烧产物中的某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下列关于有害气体的来源、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 由木材、丝织品、尼龙燃烧产生的氨气
  • B PVC电绝缘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
  • C 二氧化氮是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
  • D 氨气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
  • E 短期(10min)内估计丙醛的致死浓度为30~100ppm

33.应设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是()。
  • A  乙类液体储罐区 
  • B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
  • C 空分站
  • D 可燃气体储罐区
  • E 消防站

34.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      )等。
  • A 气体
  • B 热量
  • C 可见烟
  • D 氧气
  • E

35.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特征主要有()
  • A 节能环保性
  • B 电气绝缘性
  • C 烟雾消除性
  • D 物美价廉性
  • E 工艺简便性

36.以下关于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面积等叙述正确的是(       )。
  • A 某高层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为8㎡
  • B 某高层住宅楼,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为6㎡
  • C 某高层住宅楼,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合用前室建筑面积为12㎡,短边为2.3m
  • D 某商业综合楼,消防电梯间前室单独使用,使用面积为6㎡
  • E 某高层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单独使用,使用面积为5㎡

37.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的场所和部位有(      )。
  • A 民用建筑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路线以及疏散出口处
  • B 歌舞游艺场所的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以及疏散出口处
  • C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 D 所有高层民用建筑的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 E 多层单元式住宅的安全出口处

38.某建筑高度为25m的5层印刷厂房,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为2.5MPa,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正确的有( )。
  • A 应采用分区消防给水方式
  • B 消火栓栓口动压最高处0.8MPa,不需设置减压装置
  • C 消火栓栓口动压最不利点处为0.36MPa
  • D 水枪充实水柱按13m计算
  • E 配置直径65mm,长30m的消防水带

39.下列场所的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有( )。
  • A 4层的单元式住宅
  • B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 C 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 D 32m的高层厂房
  • E 采用乙级防火门的住宅建筑

40.水喷雾系统是通过水雾喷头使水从连续的洒水状态转变成不连续的细小水雾滴而喷射出来,其灭火机理主要是(      )等作用。
  • A 表面冷却
  • B 窒息
  • C 阻燃
  • D 乳化
  • E 稀释
做题计时:00:00:00
暂 停 开始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qicai.net" 即七彩学习网 ©2025 七彩学习网 www.qicai.net 本站邮件:kankan660@qq.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160005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