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七彩学习网!

当前科目:【一级建造师】 若刷新题可选择 可选择题型 请选择题型数量

2025年04月10日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建造师案例题13

题数: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专业:公路工程

一、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 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0m+155m+90m,箱梁宽14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渐变到跨中的3.5m,根据设计要求,0号块混凝土为托架浇筑,然后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挂篮采用自锚式桁架结构。施工单位根据该桥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其中对箱梁悬臂浇筑阶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1)在两主墩的两侧安装托架并预压,架立模板,绑扎0号块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筋;
(2)拼装挂篮,用堆载法预压挂篮,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
(3)按设计标高值加预加抬高量值架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各个节段的箱梁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
(4)拆除模板,移动挂篮,开始下一个节段的施工;
(5)在整个悬臂浇筑过程中,定时进行箱梁节段标高的测量,以及应力和温度的观测,整个测量完全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1.张拉完预应力筋后能否开始做下一节段的施工?为什么?

题干: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承包了单跨跨度为120m的桥梁工程项目,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出现垮塌事故。监理工程师立即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着手事故处理。
2.该质量事故由谁负责报告?

题干: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平方米。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3.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题干: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m+3×36m+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4.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题干: 某南方高速公路A特大桥桥跨布置及结构型式为(3×30+60+3×110+60+3×10)连续箱梁刚构桥。该桥地处山区,主桥采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高30~40m,主跨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施工单位进场后,经实地考查和核对设计文件,编制了本桥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安全技术方面强调按高处作业要求挂设安全网,并设置安全通道扶梯、防护栏杆和安全警示标示牌等。作业平台要求均载,不得超载偏载,挂篮设计采用三角斜拉带式。经项目经理部工程科负责人同意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程序不符合要求,内容存在不足,退回施工单位要求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该桥所用的砂、碎石等地材由施工单位通过媒体以公告的方式邀请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并且按招标和定标两步骤确定供应商。为确保材料质量,工地试验室对供应商送至项目部的砂、碎石进行了取样试验,质量满足要求后确定了地材供应商。
为了进行挠度观测,在箱梁的顶底板布置了测点,测量了立模时的标高。悬臂浇筑施工期间昼夜温差大,梁段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作业班组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监测人员发现梁底高程误差超出了允许范围,经分析排除了以下原因: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的变化与截面尺寸的变化;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构体系转换以及桥墩变位对挠度产生的影响;施工临时荷载对挠度的影响。
5.分析说明造成本桥施工挠度控制不当的可能原因。

题干: 某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下表。
工程施工到第4周进行进度检查时,已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立方米,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300元/台班、折旧费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事件5:项目部将部分工程进行劳务分包,在检查了该劳务公司具备相应的劳务分包资质后,项目部与该劳务公司依法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在报发包人、监理工程师备案时,监理工程师提出质疑。
6.前4周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7.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山岭重丘区,土方路基施工完成之后边坡出现滑坡现象,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分析认为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2)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3)填土速率过慢;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4)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现场施工人员分析的几点原因是否合理?

8.某二级公路全长28km,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公路通车三年左右,全线较多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出现裂缝,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部分水泥混凝土面板发生了断板现象。建设单位注意到,挖方路段比填方路段的裂缝及断板现象更加严重。建设单位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该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试验记录、监理日志等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及断板的原因是:(1)全线超载比较严重,尤其是运输煤矿的货车较多。(2)由于挖方多为石质挖方,路基多为坚硬的砂岩,根据设计图纸,为了节约造价,位于挖方路段的路面基层采用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比填方路段的基层减薄了10cm。基层的厚度及强度不足是造成断板及裂缝的原因之一。(3)挖方路段地下水较丰富,且地下水的毛细现象严重。(4)石质挖方路段多采用放炮施工,路基顶面没有形成平整的横坡。(5)根据施工记录,夏季施工时温度较高,加上施工单位切缝设备不足,导致切缝不及时。(6)切缝深度过深,导致断板。(7)由于该路段附近水源紧张,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没有在基层上洒水,或洒水不够。(8)进行混凝土面板灌缝处理的沥青热稳定性差、易流淌。(9)基层标高控制不严,部分标高超过基层设计标高1cm。(10)不同路段的集料的含水量不一致。施工时没有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调整配合比。(11)填方路段填料为土夹石、不容易控制压实度。(12)夏季施工没有进行覆盖养生。以上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分析,你认为都正确吗?如果有不正确的,请你改正过来。

题干: 某承包商中标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包括一长1200m的隧道和隧道内和隧道两侧收费系统。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该隧道施工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项目部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项目部招聘了6名持有钻孔合格证的员工,考核合格后从事爆破作业。同时严格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上下班交班制度,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事件2:隧道施工中的部分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如下:
(1)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30m以外的安全地点;
(2)爆破后必须经过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哑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端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
(3)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事件3:该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体制为三级。收费系统新扩展了一个系统,其功能包括:
(1)防止不同车辆之间换卡;
(2)防止通行卡流失;
(3)自动放行,提高通行能力,减少通行券投资等。其构成包括:辅助光源、图像采集卡、车牌识别处理器和软件等组成。
9.以上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是否妥当?请改正或说明理由。

10.为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公路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公路工程质量,促进公路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对公路建设市场主体包括的范围、市场主体行为管理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公路建设市场主体包括哪些范围?

题干: 《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依法实行施工许可制度。国家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定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实施,其他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按照项目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实施。
项目法人在申请施工许可时应当向相关的交通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
11.公路建设各从业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哪些义务?

题干: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改建任务,路面结构为: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其中基层采用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40cm,分两层施工。底基层为18cm厚的14%石灰稳定土。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事件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事件三:其中水泥稳定碎石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合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四:为保证施工人员和车辆安全,分幅施工条件下,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设置了安全标志。
1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准备下承层时,应对下承层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摊铺质量?

题干: 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5m的砾石、37m的漂石和软岩。主要施工过程如下:
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冲击钻成孔。下放钢筋笼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之上,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格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18cm,在整个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
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塌孔,施工人员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护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13.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做题计时:00:00:00
暂 停 开始
答题卡
  • 一、建造师案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已做 未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qicai.net" 即七彩学习网 ©2025 七彩学习网 www.qicai.net 本站邮件:kankan660@qq.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160005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