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七彩学习网!
全站导航
一级建造师
栏目1
栏目2
二级建造师
栏目1
栏目2
消防
栏目1
栏目2
注册会计师
栏目1
栏目2
七彩学习网
首页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会计师
当前科目:【
安全工程师
】 若刷新题可选择
全部专业
可选择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请选择题型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2025年04月22日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多选题41
题数:
41
道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专业:安全生产管理
护眼模式
一、多选题
1.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有关事故隐患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事故隐患分类主要依据事故的概率
B
事故隐患分类主要依据事故的等级
C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D
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E
危害较小并能够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称为一般事故隐患
2.
化工公司委托承包商维修该公司某车间地下封闭燃气管线,鉴于该工程为受限空间作业,该化工公司根据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制定了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下列措施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有()。
A
受限空间作业时,承包商至少每2h监测气体一次
B
潮湿密闭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小于12V,且使用防爆型灯具
C
受限作业许可证由燃气公司负责许可
D
地下管线动火作业,按照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E
工人穿防静电工作服作业
3.
某火力发电厂由于发展需要,采用了烟气脱硝工程,增设液氨储罐区,用于脱除锅炉燃烧废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依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该电厂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公告,下列关于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的做法中,符合该规定的有( )。
A
电厂醒目区域设置公告栏,液氨储罐区张贴信息卡
B
公示受教育培训人员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
C
现场作业岗位设置液氨性质、危害和防治信息专栏
D
在进料作业区域标明安全操作规程
E
在液氨储罐区标明应急措施
4.
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等方面进行。
A
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
B
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
C
评价对象后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
D
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E
评价对象后期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
5.
某火力发电厂由于发展需要,采用了烟气脱硝工程,增设液氨储罐区,用于脱除锅炉燃烧产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依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该电厂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公告。下列关于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的做法中,符合该规定的有()。
A
电厂醒目区域设置公告栏,液氨储罐区张贴信息卡
B
公示受教育培训人员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
C
现场作业岗位设置液氨性质、危害和防治信息专栏
D
在进料作业区域标明安全操作规程
E
在液氨储罐区标明应急措施
6.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甲、乙、丙、丁、戊5个库房,分别存放有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各库房自成一个单元,下表给出了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分类及重大危险源判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甲库房:300 t乙醇,100 t汽油,属于易燃液体类重大危险源
B
乙库房:5t硝化纤维素,0.2 t硝化甘油,属于爆炸品类重大危险源
C
丙库房:30t苯,200 t丙酮,属于易燃液体类重大危险源
D
丁库房:10t乙醚,属于易燃气体类重大危险源
E
戊库房:5t三硝基甲苯,属于毒性类重大危险源
7.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下列属于演练评估主要内容的有( )
A
演练的执行情况
B
应急演练主要步骤
C
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
D
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E
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
8.
下列特种设备,在制造之前其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的有( )。
A
叉车
B
压力容器
C
氧舱
D
大型游乐设施
E
电梯
9.
空气作为人类生存必需的条件在人们生产作业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不仅能够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职业损伤,并且还能够影响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下列属于改善作业环境质量的控制措施的是( )。
A
改进工艺技术
B
主动地将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排除
C
佩戴防毒面具、口罩等防护装备
D
厂房进行合理布局,保障厂房的散热效果
E
合理规划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
10.
某机械厂锻造车间噪声很大,作业人员由于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声,导致听觉阈升高。为降低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该厂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有()。
A
升级改造设备,将普通齿轮改为有弹性轴套的齿轮,减弱噪声源
B
采用减震、隔振、隔声等措施,以及安装消音器等,控制声源辐射
C
优化工艺流程,将锻打改为摩擦压力加工,降低噪声发射功率
D
配发并督促作业人员规范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声盔
E
每两年对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听力检测,把听力显著降低的人调离噪声环境
11.
对于易发事故和事故危害大的行业和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进行强制性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于非矿山企业,下列检查项目中, 须进行请执行检查的有()。
A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B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电梯
C
高压医用氧仓、防爆电器
D
防爆电器、使用设备、客运索道
E
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辐射
12.
针对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 )
A
消除危险源
B
个体防护
C
薄弱环节的防护
D
避难与救援
E
故障一安全技术
13.
对事故造成的伤害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
A
受伤时间
B
受伤部位
C
受伤地点
D
受伤性质
E
不安全状态
14.
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等。
A
非煤矿山安全技术措施
B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C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D
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措施
E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15.
安全文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而采取的系统化测评行为,并得到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结论。下列关于安全文化评价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A
安全报告、安全建议属于安全事务参与指标
B
责任履行、指导下属属于决策层行为指标
C
死亡事故、重伤事故、经济损失记录属于减分指标
D
安全指引、安全防护属于安全环境指标
E
安全态度、知识技能属于员工层行为指标
16.
下列不属于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查应提供的资料的是( )
A
企业资质证明
B
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名单及证书
C
企业近两年的安全业绩
D
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有效评审报告
E
近期业绩和表现等有关资料
17.
下列属于统计资料类型的有( )
A
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料
D
现场资料
E
半计量资料
18.
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该包括( )。
A
外部预警管理系统
B
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
C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D
事故预警系统
E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19.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下列有关事故处理的说法中,属于“四不放过”原则要求的是()
A
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
B
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
事故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
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
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刑事处罚不放过
20.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进入某盐酸罐维修清理前应采取的措施有( )。
A
明确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及其职责
B
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C
在密闭空间内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及危害
D
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E
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措施
21.
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我国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下列有关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
企业是申报的责任主体
B
新建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
C
作业场所每年申报一次
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申报的接受部门
E
企业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后,不再履行报告责任
22.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在应急预案中的“信息接报”环节,有关要求正确的有( )。
A
明确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内部通报程序、方式和责任人
B
明确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
明确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D
明确向本单位以外的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E
明确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23.
某地铁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条件验证。下列内容中,应纳入安全条件论证范围的有()。
A
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B
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C
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D
法律法规方面的符合性
E
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的评价
24.
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A
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B
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C
从人、机、环境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D
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E
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等
25.
某热力站化学加药系统由加药泵和电动搅拌溶液箱及其管道组成,通过向凝结水、给水中加入联氨中和水中的酸性离子,防止热力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下列热力站化学加药系统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中,属于工程控制技术措施的有( )。
A
自然通风
B
排风净化
C
教育培训
D
个体防护
E
降噪隔噪
26.
某化工公司一辆载运液化气的罐车进入该公司装卸区进行卸车作业。该车驾驶员将卸车金属管道万向鹤管接入到罐车卸车口,开启阀门准备卸车时,万向鹤管与罐车卸车接口处液化气大量泄漏。下列处置措施中,正确的有( )。
A
立即关闭卸车阀门
B
进行交通管制,疏散卸车现场的其他罐车
C
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D
关闭储罐安全阀的手阀
E
驾驶员立即驾车驶离现场
27.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正确的是()。
A
防火、防爆安全距离不够是环境因素
B
作业人员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造成了伤害是触电
C
作业人员擅自脱岗是人的因素
D
物体从高处落下将下方的人砸伤是物体打击
E
安全通道狭窄是环境因素
28.
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等几个层次。
A
专项预案
B
基本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D
综合预案
E
部门预案
29.
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瓦斯监测系统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依法责令其停产整改,该煤矿未执行整改指令,仍然维持原状继续生产,针对该煤矿这种行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A
罚款后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B
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C
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D
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E
继续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30.
某企业按照国家、省、市、区安委办印发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企业的实际决定选用风险矩阵法作为其中一种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工作。在运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等级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
控制措施的状态
B
危险性
C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D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
31.
某化学品存储企业,分库存储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各库间距均超过600m。其存储的危险化学品临界量见下表: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下列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A
相隔200m的两个150t汽油储罐
B
储存20t苯的库房
C
15t液氨储存罐区
D
储量为100t的天然气站
E
储存0.6t乙炔的工业气瓶储存区
32.
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的特征包括()等。
A
相关性
B
分散性
C
目的性
D
适应性
E
层次性
33.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等。
A
感染性
B
精神反应性
C
致癌性
D
光感应性
E
变态反应性
34.
某企业采用相对指标比较法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下列事故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
直接经济损失
B
死亡人数
C
百万工时伤害率
D
损失工作日
E
千人死亡率
35.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2015年修改),下列企业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
严格实行作业审批程度,严禁擅自进入碳化塔内作业
B
必须做到“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
C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室息等防护装备
D
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E
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36.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
A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B
警示标识
C
高毒物品的物理、化学特性
D
高毒物品的名称
E
应急处理措施
37.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包括( )。
A
千人经济损失率
B
10万人经济损失率
C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D
百万工时经济损失率
E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损失率
38.
根据火灾爆炸事故的统计资料,用(), 给出各种控制因素的最大事故抵消率关联算法及综合抵消因子算法。
A
算数平均法
B
条件概率方法
C
分组分析法
D
模糊数学隶属度算法
E
相对指标比较法
39.
支持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等。
A
技术支持系统
B
通信信息系统
C
预警分析系统
D
培训演练系统
E
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
40.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企业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时,应执行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的实施包括()。
A
履行审批及验收程
B
修订变更管理制度
C
辨识变更所产生的隐患
D
制定隐患控制措施
E
涉及特种设备的须报质监部门审查
41.
某煤矿洗选车间一名外委单位电工在高压配电室检修电气设备过程中,由于未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违章擅自进入高压配电柜内,手持高压触头接触带电高压静触头,导致高压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制定了事故防范整改措施。下列防范和整改措施中,正确的有( )。
A
立即对外委单位进行安全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外委工作立即整改
B
洗选车间应尽快制定完善《外委电工操作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
C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外委单位的资质、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从业人员培训
D
认真贯彻《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指定外委单位
E
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停送电必须实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并按照规范程序操作
做题计时:
00:00:00
暂 停
开始
答题卡
收起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交 卷
已做
未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qicai.net" 即七彩学习网 ©2025 七彩学习网
www.qicai.net
本站邮件:kankan660@qq.com
网站备案号:
湘ICP备160005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