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七彩学习网!

当前科目:【安全工程师】 若刷新题可选择 可选择题型 请选择题型数量

2025年04月13日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单选题42

题数: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专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单选题

1.安全预评价工作在项目建设之前进行,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危险度,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在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以建设项目的()作为主要依据。
  • A 初步设计
  • B 工业设备
  • C 可行性研究报告
  • D 安全卫生专篇

2.某危险化学品存储企业为防止油品泄漏后扩散在已有储罐防火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500旷的地下收集储槽。该企业增加的安全技术措施属于()。
  • A 设置薄弱环节
  • B 隔离
  • C 避难与救援
  • D 安全监控系统

3.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应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事故统计分析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从而找出()。
  • A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 B 事故的伤亡数量
  • C 事故发生的规律
  • D 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4.整个事故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资料整理
  • B 综合分析
  • C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 D 资料搜集

5.炭疽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3d, 最短仅为()h。
  • A 4
  • B 6
  • C 8
  • D 12

6.关于危险指数评价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危险指数评价法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 B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是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之一
  • C 危险指数评价法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
  • D 模糊矩阵法属于危险指数评价法

7.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对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等单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并对部分产品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这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属于()。 
  • A 准用制度
  • B 产品合格制度
  • C 事故应对调查制度
  • D 行政许可制度

8.甲市乙县一大型化工企业的环氧乙炔储罐区构成了重大危险源。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储罐区与某生活水源地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需要停产并搬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该储罐区停产搬迁工作的是()。
  • A 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 甲市人民政府
  • C 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 乙县人民政府

9.经常用到的事故统计方法中,()直方图与折线图的结合。
  • A 柱状图
  • B 控制图
  • C 排列图
  • D 趋势图

10.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是()。
  • A 人群疏散
  • B 警戒与治安
  • C 警报和紧急公告
  • D 医疗与卫生

11.某企业计划建设一个年产乙醇的项目,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该企业应当按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有关文件。下列文件资料中,需要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的是()。
  • A 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报告
  • B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 C 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
  • D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资格证书

1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 A 县级以上
  • B 地级以上
  • C 省级以上
  • D 乡镇以上

13.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 号),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公告和授牌等具体办法的行政部门是()。
  • A 县级有关部门
  • B 设区的市级有关部门
  • C 省级有关部门
  • D 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单位

14.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下述情况中,应确定为间接原因的是()。
  • A 操作工操作不当
  • B 储存设施不安全
  • C 作业场所过于狭窄
  • D 劳动组织不合理

15.()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明确了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 A 应急功能设置
  • B 特殊风险管理
  • C 基本预案
  • D 单项预案

16.某商厦地下一层为大型综合性连锁超市,地上一层至三层主要经营服装及日用品,四层五层主要为餐饮娱乐区。某晚20时32分,该商厦发生火灾,经过4个小时的扑救,将火彻底扑灭。这起事故造成9人死亡, 5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76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是()。 
  • A 一般事故
  • B 重大事故
  • C 较大事故
  • D 特别重大事故

17.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 A 6
  • B 7
  • C 8
  • D 9

18.不属于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主要管理工作内容的是()。
  • A 及时向卫生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门报告职业病发病情况
  • B 及时向卫生部门门报告疑似职业病患者
  • C 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不定期检查与康复
  • D 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

19.伤亡事故善后处理费用不包括()。
  • A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 B 现场抢救费用
  • C 清理现场费用
  • D 歇工工资

20.外部预警体系中的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不包括()。
  • A 企业资质
  • B 自然环境变化
  • C 企业内部技术工艺
  • D 国家法律

21.对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不包括()。
  • A 尾矿坝
  • B 矿山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
  • C 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 D 矿井风量、风质、 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

22.甲国有企业收购乙民意生物质发电公司45%的服份完成收购后,乙公司总经理李某占服比20%,其他小股东合计占股份35%为强化管理,甲企让派出副总经理王某任乙公司董事长,并组津乙公董事会。依据《安全生产法》, 乙公司的安全费用投入责任主体是()。 
  • A 董事长王
  • B 总经理李某
  • C 乙公司事会
  • D 甲企董事会

23.预警系统中负责信息存储、处理、识别的是()。
  • A 预警信息系统
  • B 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 C 监测系统
  • D 预测评价系统

24.某地2013年上半年发生了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 2名员工死亡, 6名员工重伤
  • B 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 C 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 D 20名员工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25.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GB 6721- -1986),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和处理事故所支出的费用合计。下列损失或费用中,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 人身伤亡及善后所支出的费用
  • B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 C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 D 恢复生产所支出的费用

26.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
  • A 考核内容和要求
  • B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
  • C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 D 治理效果评估和验收

27.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 B 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 C 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 D 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28.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判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物质的()。
  • A 反应活性及其临界量
  • B 爆炸性及其临界量
  • C 毒性及其数量
  • D 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9.方差的平方根即为()。
  • A 全距
  • B 标准差
  • C 总体方差
  • D 四分位数间距

30.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14]7号),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
  • A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 B 坚守安全红线、坚持科学发展
  • C 落实安全责任、保证科学发展
  • D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3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 A 接触因素、辐射因素、传染因素
  • B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 C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毒因素
  • D 浓度因素、强度因素、生物因素

32.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 动力原则
  • B 封闭原则
  • C 激励原则
  • D 整分合原则

33.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可采取防止和减少两类安全技术措施。其中,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措施是指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下列安全技术措 施中,不属于防止类的是()。
  • A  选择无毒材料
  • B 失误一安全功能
  • C 采取降频设计
  • D 电路中设置熔断器

34.事故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而应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
  • A 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 B 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 C 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 D 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35.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分级监管、属地管理,对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单位是()。
  • A 地方职业病防治所
  • B 地方职业病医院
  •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6.某化工企业,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氯气。按照规定,该企业应在使用氯气的区域设置警示线。该警示线的颜色应是()。
  • A
  • B 蓝色
  • C 黄色
  • D 绿色

37.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 D 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38.不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职责的是()。
  • A 对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活动进行检查,有权制止无资质或违章作业行为
  • B 对特种设备发现安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可以报告监察机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解决,逾期不解决,有权通知停止设备的制造和使用
  • C 检查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制止违章指挥、违 章操作的行为
  • D 监督有关单位对司炉工、焊工、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医用氧舱维护人员、水处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客运索道管理人员、充装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有权制止非持证人员上岗作业

39.某电子生产企业使用少量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均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为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企业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关于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 脱岗行为属于管理因素
  • B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厂房墙面窗户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 C 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送你去那标志选用不当属于人的因素
  • D 作业场地光照不足属于物的因素

40.重大隐患治理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挂牌督办,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
  • A 省级
  • B 市级
  • C 县级
  • D 乡级

41.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是()。
  • A 警报和紧急公告
  • B 警戒与治安
  • C 医疗救治
  • D 人群疏散

42.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程序的要素是()。
  • A 接警与通知
  • B 指挥与控制
  • C 应急资源
  • D 公共关系
做题计时:00:00:00
暂 停 开始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qicai.net" 即七彩学习网 ©2025 七彩学习网 www.qicai.net 本站邮件:kankan660@qq.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16000511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