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址2(2/共3页)
宜兴窑址地图位置(模拟) 查看宜兴市地图

宜兴窑址精选点评
宜兴窑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烧制历史悠久,器物种类齐全,窑址分布广泛,瓷片堆积丰富,瓷器存世较多,为研究宜兴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等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宜兴窑址,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境内,其中窑址包括小窑墩遗址(西晋-唐宋)、涧潨窑遗址、真武殿窑群(唐-宋)、筱王村古窑群(宋)、前墅龙窑(明)、前进窑遗址(清代晚期-民国)等。




宜兴窑址包括小窑墩遗址(西晋-唐宋)、涧潨窑遗址、真武殿窑群(唐-宋)、筱王村古窑群(宋)、前墅龙窑(明)、前进窑遗址(清代晚期-民国)等。

宜兴窑址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汤渡村附近的均山,属于吴晋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群。
遗址分布范围约0.5平方公里。1959年南京艺术学院首次发现两晋时期的窑址3处。1975年宜兴陶瓷公司又发现吴至两晋时期的窑址3处。1982年又有新的发现。
在均山窑址中发现有残留的窑墩,直径约20米,高4米。有的残窑用砖筑成,窑壁上架有石条。出土的窑具有窑垫、垫饼、窑托以及筒形、钵形、齿形和钉形窑具等,窑托中有的带“……年廿二只制”等铭文。出土日用器皿的碎片,有盆、洗、钵、盘口壶、双系罐等。装饰花纹有弦纹、网纹、羽毛状纹、连珠纹、铺首等。釉色浅绿微黄,或称蟹青色,胎色黄白,根据釉色分析,是采用还原焰气氛烧成。这种青瓷胎质细腻、坚致,吸水率为3~6%,气孔率为7~8%,烧成温度1160~1260℃。有人推测宜兴西晋周氏墓地出土的青瓷与之相似,很可能就是宜兴均山窑的产品。
这一窑群,是中国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发展和江苏省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2006年宜兴窑址作为晋至清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窑址包括小窑墩遗址等,小窑墩遗址文物为青瓷器,器形主要有盏、碟、钵、洗、盘等日用器,以碗、盆、罐、灯盏等青瓷器为主。

【趣味】不错的样子【趣味】不错的样子

这个地方蛮好玩的,我去过一次了
云湖原名横山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面积154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山峦起伏,万亩碧波荡漾,绿色覆盖率达98%以上。
湖区空气清新湿润,是大自然赠予陶都宜兴的一块绿色宝石,也是游人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
而且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资源丰富。湖区上游为湿地,许多树木生长在水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水上森林。



江苏的十三太保很有名,下边的县市也是个个能打,宜兴的紫砂壶十分著名

很有意义的地方,可以看到宜兴陶瓷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