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东平窑始烧於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东平窑址于1976年9月底在惠州市惠城区东平窑头村发现挖掘,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而呈“品形”的山岗组成,包含瓷土采挖区、作坊区、晾晒区、堆放区和一座龙窑等,被当地群众惯称"窑头山",是研究北宋惠州陶瓷的宝库。据相关考古挖掘及史料记载,北宋东平窑烧造以黄釉、青釉、划花、印花为装饰特色的日用陶瓷器皿而闻粤。
东平窑始烧於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东平窑址于1976年9月底在惠州市惠城区东平窑头村发现挖掘,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而呈“品形”的山岗组成,包含瓷土采挖区、作坊区、晾晒区、堆放区和一座龙窑等,被当地群众惯称"窑头山",是研究北宋惠州陶瓷的宝库。据相关考古挖掘及史料记载,北宋东平窑烧造以黄釉、青釉、划花、印花为装饰特色的日用陶瓷器皿而闻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