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堂16(16/共22页)
留耕堂地图位置(模拟) 查看番禺区地图

留耕堂精选点评
留耕堂,即何氏宗祠。“留耕”二字取自“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在沙湾,何姓最为鼎盛。岭南流行着“沙湾灯笼”这样一个歇后语,下半句就是“何府”。原来在从前,天黑后大户人家都在门前挂灯笼,灯笼上会挂*府以示区别。由于何家房产极多,所以沙湾大部分地方都挂“何府”的灯笼。而在粤语中,“府”和“苦”同音,所以,沙湾灯笼----何苦!大门大户的何氏宗祠气派恢弘,文化底蕴丰富,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处处精美。







留耕堂为番禺沙湾何氏宗族的始祖祠。始建于元代至元乙亥年(1275 年),数百年来历经劫难,屡毁屡建。现时的面貌是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始,按明制品官家庙的有关规格,先后共花了17年时间扩建而成。是广东民间乡村祠堂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创建于600多年前。面积有3000平方米。它的平面呈南北长条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正门、牌坊、钓鱼台、中座、天井、后座及东、西廊和村祠、形成结构严谨,修饰华丽,规模宏伟的建筑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耕堂,是广州番禺沙湾古镇內之何氏大祠堂,建築宏偉,规模頗大,其面对之月池,池面宽宏,亦具氣象,绝对是打卡拍照之绝佳勝地。







留耕堂的建筑面积为3334.25平方米,平面为中轴对称的五开五进格式布局,依次分为头门、仪门、象贤堂、后殿等四大组成部分。整座留耕堂以柱多而出名,共有木、石柱112条。全祠有自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木刻、石刻、灰塑等,各具风格,对研究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保存至今,诚属难能可贵。它凝聚了珠三角劳动人民的聪慧与血汗,是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古镇文明的象征。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上。沙湾镇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的古镇,岭南特色民俗“沙湾飘色”和名小吃“姜撞奶”发源地。留耕堂为宗族祠堂,气势不凡。



如果想亲子研学旅游,在『留耕堂』这个集书香、乐韵、传承、忠孝、仁义的圣地,带上孩子来此『寻宝』,是最合适不过了。
沙湾古镇
门票:套票40元/人(留耕堂、三捻厅、何炳林纪念馆。如果不进这3个馆,其他地方都免费。)
开放时间:9:00~18:00(展馆)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大巷涌路10号
交通攻略
自驾:广州方向(1h):广州南环高速——东新高速(沙湾出口)——市良路(往沙湾方向走4.5公里)——大巷涌路——沙湾古镇(沙湾文化中心停车场)
『留耕堂』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是做工精巧的岭南古建筑。“留耕”两字取自“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指造福后人。留耕堂上忠孝传家题匾,乃蒋中正手书。




留耕堂位于番禺沙湾古镇内,这是沙湾当地的一个大姓何姓的宗祠。
这个宗祠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留耕堂是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分别有大池塘、大天街、正门、牌坊、钓鱼台、中座、天井、后座及东、西廊和村祠,结构非常完整,保持完好,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留耕堂参观,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木刻、石刻、灰塑、砖雕,领会到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之美。
这个景点是收费的,不过感到还是值得。







沙湾古镇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三间两廊、镬耳屋、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许多






不错哦!不错哦!不错哦!......
别人家的宗祠,进去看看别人家的故事。

留耕堂留耕堂相关信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