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博物馆(1/共17页)
史家胡同博物馆地图位置(模拟) 查看东城区地图

史家胡同博物馆精选点评
“一条胡同,半个中国”实在所言非虚――
史家胡同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全长七百多米,是一条历史风貌保存很好的传统胡同街区。以前曾经在胡同南侧的金宝大厦里工作过三年,无数次穿过整条胡同,知道胡同里有著名的史家小学、有“好园”、有人艺大院、有妇女出版社,也感觉这条胡同就是标准的北京老胡同的样子,跟小时候住过的胡同十分相像,但是还真没认真探寻过这条史家胡同有哪些辉煌的历史记忆。直到最近不断看到别人写的游记,才知道原来还有个“史家胡同博物馆”,于是惊讶为什么一条胡同还值得专门建一座博物馆来进行展示,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终于明白这条胡同里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文艺情怀,所以才赶快预约,来参观这座胡同里的博物馆。
史家胡同自元大都时代就已存在,“史家胡同”这个名字则由明朝至今一直沿用了几百年,有说是因胡同中史可法祠而来,但时间对不上,史可法是明末的抗清英雄,但史家胡同这一名称在嘉靖年间的史料中就已存在,所以胡同名称的由来很可能是源自曾在这里居住的另一个“史”姓大族。博物馆在史家胡同24号,这里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女士的故居,后来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这也是中国第一家胡同题材的博物馆。这是一座两进四合院,面积有一千多平米,房间中设置了八个展厅,博物馆设计得非常合理,按顺序一路参观即可看完所有展厅,不用走回头路。第一展厅应是主展厅,介绍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史家胡同的历史沿革、史家胡同的现状,这里有几部微缩景观,其中一个超大的景观复原了旧时史家胡同的全貌,十分精细,颇为震撼,相信从小在此居住的居民看过一定会深有感触。第二展厅是“人艺摇篮”,专门介绍人艺在史家胡同的建立、发展,以及名人、名剧。第三展厅的主题是近代教育,清朝“左翼宗学”曾设在史家胡同,清末时“赴美留学”的组织、考核、管理等项事宜也在这里开展,这个展厅专门介绍赴美留学的名人。第四展厅“兰芷偕芳”,是专题介绍故居主人凌叔华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另外这座院落曾接待过泰戈尔、胡适、丁西林、徐志摩,林徽因、兰达等文化界的名人,展览对当时的情景也进行了介绍。第五展厅介绍史家胡同曾居住过的名人,各界名流的肖像布满了整个展厅,除了故居主人凌叔华,还有大太监李连英、清末中法银行董事长刘福成、清末外交大臣洪均等等。















值得去看看,有历史底蕴在里面。
导游老师讲的非常精彩
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院,距离北京铃铛胡同3公里外的的东四地区,2013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24号院,其旧时主人就是秦思源的外祖母――凌叔华。后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
十多位在史家胡同居住过的名人中,博物馆所在院落的原主人凌叔华是其中一位。作为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她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画家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在那个社交公开蔚然成风的年代,凌叔华在这里招待了齐白石等当时绘画大家,泰戈尔也成为了她的座上宾。
除了名人,如今有史家小学的史家胡同,在历史上也曾作为赴美留学生的考试地点。















史家胡同作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元代就有了。博物馆所在地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也是凌家六进四合院的后花园,为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送给女儿结婚的嫁妆。当年凌淑华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文化界的聚会,这里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齐白石、徐志摩、胡适、周作人都曾是这个院子的座上宾。是胡同爱好者的拔草之处






史家博物馆所在地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是与陈西滢结婚时的嫁妆。史家胡同文化价值极高,清华大学发端于此(作为赴美留学考点),清朝为八旗子弟设立的“左翼宗学”所在地;北京人艺在此建立;清代以来有近四十位人物包括爱国人士傅作义,外交家彭明志和王炳南,著名学者章士钊、医学界刘世豪、雕塑大师滑田友等在此居住。




史家胡同博物馆
~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
按照儿子的安排,游了史家胡同。这个胡同不简单,走出了章士钊凌叔华焦菊隐等大家及名人政要。春末夏初雨后的清爽时光里,做一次时空的穿越,想象下这个院落里曾经的风云际会;听听老北京胡同的各种吆喝声的录音。不经意抬头看见一个老外饶有兴致地看我们小时候熟知的二八永久自行车及缝纫机,不由得感叹:中西在这里碰撞,过去与现实沟通。鸟笼中的八哥礼貌但不合时宜地向游人道着晚安(那时不到十一点[捂脸]),高大的梧桐树静默地守候这个院子的过往,也展望它的未来。









如果不是看见,可能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曾经是生活里那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鳖子,晚上灌开水,早晨还是温的,漱口洗脸用,现在还在我家珍藏着;估计每个孩子都戴着大檐儿帽拿着枪照过相……怀念那些东西@史家胡同博物馆 去遛弯儿,赶上老师带一群孩子参观,@史家胡同博物馆刘平太 老爷子耐心地讲解,等到天暖,再去一次



史家胡同博物馆: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故居。后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

很不错很悠闲自在的胡同深处,史家胡同是北京二环内有很多历史典故

私人博物馆,藏品比较丰富,有老物件。

挺好的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相关信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