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如亭(1/共11页)
廓如亭地图位置(模拟) 查看海淀区地图

廓如亭精选点评
昨天下午游览颐和园,走到廓如亭时,看到一群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的聚集在廓如亭的正前方不远处。很好奇也凑了个热闹,是在拍廓如亭与落日余晖叠加时的美景。



去北京旅游,来到了颐和园游玩,从颐和园正门进去左手边没多久就可以看到码头和铜牛,铜牛的旁边就是这一个亭子,名叫廊如亭。这个亭子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又叫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光绪帝时重修。这个亭子平面呈八方形一共有42根柱子,亭内每一面各有一块木匾,上面都刻有乾隆的诗文。



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与十七孔桥、南湖岛遥相映衬,是园内一个小景点。该亭始建于乾隆年间,平面呈八方型,故俗名八方亭。



2019年6月30日,为保护雨燕在颐和园的生存环境,从2019年3月雨燕繁殖的高峰期起,颐和园首次对廓如亭内部采取暂时关闭措施,暂时关闭措施将持续至10月份。亭四个出入通道设置围栏,游客暂时无法进入亭内,但可在四周参观,通过这种方式为雨燕繁殖创造环境。




廓如亭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平面呈八方形,每面显3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圆宝顶,亭中共有42根柱子。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



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俗名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绪时重修。她与十七孔桥、南湖岛在空间上互相映衬。




廓如亭建于乾隆时期,俗称八方亭。廓如亭的建造,是为了与十七孔桥以西龙王庙岛上高台上的楼阁亭台遥相呼应。到了颐和园,这里是一定要去看看的,非常不错。



廓如亭不仅能四面观景,还有守护园林的作用。
成八角型,周围有栏杆,亭子的面积不大,但非常有特色,雕栏画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