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商务楼工程,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为9m×9m。合同工期15个月,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第五层柱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局部有石子外露。经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但修补造成经济损失1.2万元。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安装梁底模板时起拱20 mm高度;并确定当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除梁底模板。
事件三: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多项设计变更,涉及C项、E项、F项等工作,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1所示。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工作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一中,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请分析混凝土表面石子外露的原因。
3.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如有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三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三,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6.针对事件四,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