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文 > 正文

形容迷茫前进的诗句 形容迷茫的诗句

2023-01-17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形容迷茫前进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迷茫前进的诗句 形容迷茫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迷茫前进的诗句合集(通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哪些

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5、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出处《全唐诗》,作者王维。白话译文: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参考资料:行路难三首 (李白组诗作品)-百度百科

2.形容前途迷茫的诗句有哪些

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4.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5.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简介:

前途原指前面的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迷茫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

介绍: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拓展:

《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这三首诗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3.描写迷茫的诗句

1、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2、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6、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7、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9、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1、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1、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5、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6、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27、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两鬓不幸青,只为相思老.

2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9、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31、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33、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3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35、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3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37、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39、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1、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4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北宋-苏轼《春宵》】

4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4、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45、衣带渐宽人终不悔,为尹消得人憔悴!

4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7、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8、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4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0、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51、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52、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5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4、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55、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8、卜算子(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

59、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60、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4.表示迷茫的诗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5.描写迷茫的古诗词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