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天道不公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天道不公的诗
2023-09-28 来源:互联网 【 字体:大 中 小 】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作者:张元千
朝代:南宋
翻译: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
出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译文:
我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
为什么黄河之源昆仑山的天柱和黄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溃了,黄河流域各地泛滥成灾?如今,中原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人口密聚的万落千村都变成了狐兔盘踞横行之地。
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送君远去!
别后,我仍然会伫立江边眺望,不忍离去。见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万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处?
回忆过去与君对床夜语,畅谈心事,情投意合,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俗话说雁断衡阳,君去的地方连大雁也飞不到,写成了书信又有谁可以托付?
我辈都是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之人,我们告别时,看的是整个天下,关注的是古今大事,岂肯像小儿女那样只对彼此的恩恩怨怨关心?让我们举起酒杯来,听我唱一支《金缕曲》,送君上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因为胡铨主张收复中原、反对议和而得罪权臣,被贬谪岭南,金军蹂躏的中原河山,作者对南宋投降路线的不满与愤恨。
既有深沉的家国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伤的遥想,又有昂扬的劝勉。表达了与友人共勉的磊落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作者介绍: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南宋诗人,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
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2.求对天的形容词 成语 例如天道不公 大道无情热火朝天、
天诱其衷、
誓日指天、
包打天下、
柴天改物、
杞人忧天、
逆天违众、
掀天揭地、
鼻孔撩天、
胆大包天、
老天拔地、
福地洞天、
欺天罔人、
绝地天通、
云锦天章、
天渊之别、
遁天妄行、
遮地盖天、
拔地参天、
转海回天、
跼天促地、
极天蟠地、
三十三天、
替天行道、
天冠地屦、
口坠天花、
草头天子、
天与人归、
天不作美、
天老地荒
3.形容公道的句子孔子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
●不看人行事(俄罗斯)
●一碗水端平
●手抹桌子一字平
●公买公卖,童叟无欺
●水虽平,必有被;衡虽正,必有差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无名氏)
●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阿拉伯)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享·乔治)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
●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
●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唐·姚崇)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清·王夫之)
●天下为公,亿兆已任〈魏书〉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
●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唐·张蕴古)
●公者明,……无私者正〈黄帝经〉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明·薛宣)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明·薛宣)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袁子正论〉
●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延误公正就是不公正(兰多)
●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享·乔治)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热爱公正无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头 ----(拉罗什富科)
●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