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文 > 正文

形容已过半生的诗句

2023-10-24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形容已过半生的诗句合集(实用)

形容已过半生的诗句

1.含有半生的诗句

1、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清代: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释义: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

2、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元代: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释义: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3、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宋代: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释义: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

4、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宋代: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释义: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5、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元代: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释义:我的前半生与文词的大家共同游历不负韶华。

6、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金朝: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释义:时常嘲笑自己,忙于功名仕宦的虚名,这前半生啊。

7、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明代:徐渭《题葡萄图》

释义: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自己独自站在书斋前吹着悲凉的晚风。

8、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唐代:杜甫《屏迹三首》

释义:雨水使桑树林显得更幽深,燕雀长大了一些。

9、半生为下客,终老托何人。 ——唐代:许棠《写怀》

释义:前半生颠沛流离,最后老了谁来照看。

10、半生因酒废,大国几时宁。 ——唐代:杜荀鹤《寄窦处士》

释义:一生颓废于酒中,国家什么时候能安宁。

2.表示半生碌碌无为的诗有哪些

1. 唐·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 宋 ·郑域《昭君怨 梅花》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3. 宋·辛弃疾《贺新郎 用前韵送杜叔高》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4.南北朝 · 吴均《赠王桂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5.唐·马戴《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6.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3.表示半生碌碌无为的诗

【解释】 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九卿碌碌奉其官,救过不瞻,何暇论绳墨之外乎?” 【近义词】 碌碌无能、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反义词】 大有可为、大显身手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析] ~和“无所作为”、“庸庸碌碌”;都有“平庸;什么事也没做成”的意思。但~的“碌碌”是平庸;偏重于能力平常;没有作为;多用于对已往生活的回顾;“无所作为”只说没有做什么成绩;却没有能力平常的意思;“庸庸碌碌”偏重于“平庸、没有志气”;多用于对人的评价。

4.表示半生碌碌无为的诗

答:唐代诗人杜牧的《遣怀》就是这类诗。原诗及赏析如下,供参考。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赏析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5.形容曾经风光现在落魄的诗句

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5、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6.心已死能形容的诗句有哪些

1、《叹昨日三首》——唐代卢仝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

译文:过去的日子在追也回不来了,未来的日子马上就会到来。每天都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头发已经发白,心中的壮志早已消散。

2、《自题金山画像》——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译文: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3、《悼亡三首.其一》——宋代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译文: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4、《和元汝功江楼待月》——宋代郭印

那堪河岳尽播迁,富贵功名心已死。

译文:哪能比得上高山大海一样迁徙流离,我对富贵功名的心已经死了。

5、《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相关标签: 形容 诗句 合集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