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子女比什么都美的诗句合集(优选) 形容子女的词语
2023-10-08 来源:互联网 【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形容子女比什么都美的诗句合集(优选)
1、看似千红己事坚,企为儿女忽双全。
解释:看起来像是红尘的事情已经看破,但是却儿女双全。
作者:无名氏
出自:《看》
2、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解释:不管是种下的十年才能成熟的树木,还是一年就能收割的谷子,都给予了孩子。
作者:元好问
出自:《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解释:大儿子在溪东田间锄草,二儿子在院里编织鸡笼。
作者:辛弃疾
出自:《清平乐·村居》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小儿孙们还不懂得如何耕织,跟着大人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作者:范成大
出自:《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5、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解释:小童可以唱吟长恨歌,胡儿可以唱出琵琶行
作者:李忱
出自:《吊白居易》。
扩展资料: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2.形容子女的诗句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雨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
5:明知道,这般思念,意拳拳,情盼全,却偏偏—秋月一镰,残孤眠
6: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15:有一种思念,深深地窥看,却又怕,秋荒梦残,伤对心的亏欠,飘摇一梦船
1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1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1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21: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土------唐.李白>
24: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2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6:昔本人往矣,杨柳依依;今本人来思,雨雪霏霏------>
27: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29: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30: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描写子女的诗句有哪些1.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4.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5.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古代年岁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2.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女”,别人的子女为“令千金/公子”。
4.形容女儿的诗句有哪些《楼上女儿曲》唐朝 卢仝
谁家女儿楼上头,指挥婢子挂帘钩。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箜篌历乱五六弦,罗袖掩面啼向天。
相思弦断情不断,落花纷纷心欲穿。
心欲穿,凭栏干。
相忆柳条绿,相思锦帐寒。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我有娇靥待君笑,我有娇蛾待君扫。
莺花烂熳君不来,及至君来花已老。
心肠寸断谁得知,玉阶幂历生青草。
《洛阳女儿行》唐代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南宋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别鄞女》宋朝 王安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寄东鲁二稚子》唐朝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5.形容人比花美的诗句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3、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6、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张先双蝶绣罗裙。
6.表达一个人女人漂亮的诗句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
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
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
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唐·施肩吾的《**词》:“**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
8.形容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诗句诗很少,勉强有一首可以
羌村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这个也不是写一家人,而是写一个村子。离乱后归家的情景。
还有一首《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人物就写了两个,妇姑相唤,倒也显得家宅安宁。
词的话,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家子和和美美,幸福安康的样子,跃然纸上。
9.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古诗有哪些表达对赞美父母之爱的诗句有:
1.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2.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5.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6.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7.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8.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9.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0.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全唐诗》
1.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3.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4.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10.古代形容女子很美的诗句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唐代韦庄《菩萨蛮》
白话文释义: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白话文释义: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她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美丽的姑娘呀,常常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3,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南朝陈代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白话文释义: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唐代李白《西施》
白话文释义: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5,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宋李清照《丑奴儿》
白话文释义: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阵阵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