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贴切的诗句合集(精选) 形容很贴切的成语
2023-11-12 来源:互联网 【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形容贴切的诗句合集(精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贴切的诗句合集(精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形容很贴切的成语体贴入微 [tǐ tiē rù wēi]
基本释义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褒义
【出 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例 句
1. 护士小王对病人热情诚恳,~,病房里没有人不称赞她。
近义词
关怀备至 体贴入妙 无微不至
反义词
漠不关心 漠然置之
成语接龙
微乎其微 微服私行 行己有耻 耻居王后 后会无期 期期艾艾艾发衰容 容光焕发 发愤自厉 厉世摩钝 钝学累功 功成行满满腔怒火 火上浇油 油然而生 生张熟魏 魏鹊无枝 枝叶相持持之有故 故态复作 作舍道边 边尘不惊 惊世骇目 目下十行行号巷哭 哭笑不得 得薄能鲜 鲜眉亮眼 眼尖手快 快意当前前跋后疐 疐后跋前 前功皆弃 弃之度外 外柔内刚 刚柔相济济弱锄强 强唇劣嘴 嘴甜心苦 苦海茫茫 茫然若失 失惊倒怪怪声怪气 气焰熏天 天空海阔 阔论高谈 谈何容易 易子而教教学相长 长颈鸟喙 喙长三尺 尺寸千里 里应外合 合浦还珠珠箔银屏 屏声息气 气壮胆粗 粗制滥造 造谣生非 非常之谋谋夫孔多 多言数穷 穷源朔流 流水落花 花遮柳掩 掩鼻而过过从甚密 密不通风 风行一时 时移势迁 迁莺出谷 谷马砺兵兵行诡道 道尽途穷 穷愁潦倒 倒执手版 版筑饭牛
2.形容很贴切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很贴切的成语有: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一语中的、适可而止、入木三分等。
1、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基本释义: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贴切事实。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零八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白话译文:赏赐和惩罚都是分类,都是阎仲思量斟酌过的,多是合乎分寸,没有人不欢喜。
2、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基本释义:(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贴切的地步。
出处:清·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白话译文:元倡如同往常一样写黄庭,写的恰到好处,多位名士都不能到这个程度。
例句: 他的发言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双方都很满意。
3、适可而止 [ shì kě ér zhǐ ]
基本释义:到了适当、贴切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出处:宋·朱熹《四书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白话译文:到达适当的程度停下,并没有贪心。
4、一语中的 [ yī yǔ zhòng dì ]
基本释义:一句话就贴切的说中要害。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7
出处:现代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5、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基本释义: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贴切。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白话译文:晋帝到北郊祭祀的时候,更新祝版,工匠来修理,笔刚好如木三分深。
3.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什么诗句最贴切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以下诗句最贴切:1. 《两头纤纤》唐 雍裕之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2. 《送徐道人东游》唐 尚颜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3.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唐 李咸用 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
沙虚遗虎迹,水洑聚蛟涎。粝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
霜朝巡栗树,风夜探渔船。戏日鱼呈腹,翘滩鹭并肩。
棋寻盘石净,酒傍野花妍。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
饭香同豆熟,汤暖摘松煎。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
浅茅鸣斗雉,曲枿啸寒鸢。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
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
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
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
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4.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唐 白居易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5. 《放猿》唐 王仁裕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作者:1. 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
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
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2. 尚颜:[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出家荆门。
工五言诗。尚颜著有诗集五卷,(《文献通考》作供奉集一卷。
此从《全唐诗》)传于世。3.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
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
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
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
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
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
《全唐诗》存诗3卷。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9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甘肃天水)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 节度判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参考资料360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