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信息 > 正文

塘栖枇杷(塘栖枇杷简介)

2023-12-28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塘栖枇杷故事古诗

塘栖枇杷(塘栖枇杷简介)

关于枇杷的诗句

《初夏游张园》

年代:宋作者: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山枇杷》

年代:唐作者: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往年乘传过青山,

正值山花好时节。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

紧搏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金线丛飘繁蕊乱,

珊瑚朵重纤茎折。因风旋落裙片飞,带日斜看目精热。

亚水依岩半倾侧,笼云隐雾多愁绝。绿珠语尽身欲投,

汉武眼穿神渐灭。姿秀色人皆爱,怨媚羞容我偏别。

说向闲人人不听,曾向乐天时一说。昨来谷口先相问,

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迟,又与幽花一年别。

山枇杷,尔托深山何太拙。天高万里看不精,

帝在九重声不彻。园中杏树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尔幽芳喻昔贤,溪冷坐权门咽。

塘栖枇杷的追溯历史

据史书记载,塘栖早在隋代开始种植,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因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在唐代时已相当繁盛,并且有一定的栽培、贮运技术,视枇杷为“珍果之物”。

《唐书・地理志》中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

塘栖枇杷在塘栖镇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

据史书记载,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

塘栖在明清时名列江南十大名镇之首,有“江南佳丽地”之称。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

”清光绪《塘栖志》中记载:“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返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

”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有“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张嘉甫问曰:“卢桔是何物也”,答曰:“枇杷是矣”。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的说法。

《杭县志稿》中更有详尽记述:“塘栖为杭州之首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

有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以见生植之美”。

塘栖田少,遍地桑果,春夏之间,一片绿云,几无隙地。

剪声梯形,无村不然。

出丝盖多,甲于一邑。

为生植大宗果品以枇杷为著也。

清光绪《塘栖志》中对塘栖盛产的枇杷作了如此描绘:“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贩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

”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孙治所纂《灵隐寺志》内有“枇杷出塘栖”的记载。

2021余杭塘栖枇杷节几月几号开始

开幕时间:5月11日开幕

活动地址: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

塘栖枇杷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每年的五月塘栖会举办美食枇杷节,游客来此可充分感受塘栖的水乡风情和美食文化。今年的枇杷节预计5月11日开幕哦~

塘栖枇杷品种:塘栖枇杷有白沙、红种和草种三大类,共19个品种。主栽品种有白沙、大红袍、夹脚、杨墩和宝珠5个品种,一般认为“软条白沙”最好,个头大、甜度高、水份足。

最佳采摘时间:51月15日-25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标签: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