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精选问答 > 正文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 赵威后问齐原文翻译

2023-12-01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1、《赵威后问齐使》作者:刘向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 赵威后问齐原文翻译

2、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3、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4、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5、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6、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  (1)使:让,派。

7、使(音事)者:奉使命的人。

8、问:聘问,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

9、   (2)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

10、书:信,此指齐国给赵国的国书。

11、 发,启封。

12、   (3)岁:年成,收成 。

13、   (4)恙:忧患。

14、   (5)说:通“悦”开心。

15、   (6)不然:不是这样的。

16、然,这样。

17、   (7)苟:如果。

18、   (8)故:通“顾”,反而之意;通“胡”,哪有,难道   (9)本:根本的,重要的。

19、   (10)末:末节,次要的。

20、   (11)处士:未作官或不作官的士人。

21、钟离:复姓。

22、   (12)食(sì ):拿食物给人吃, 作动词   (13)衣(yì):给人衣服穿,作动词。

23、   (14)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24、用作动词   (15)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

25、叶阳为复姓。

26、   (16)哀鳏寡:怜悯鳏夫寡妇。

27、   (17)恤:抚恤。

28、   (18)振;通“赈”,救济。

29、   (19)北宫:复姓。

30、婴儿子,是其名。

31、   (20)彻:通“撤”。

32、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33、   (21) 朝:谓使之为命妇而朝见君主。

34、   (22)王(wàng):统治。

35、子万民:以万民为子,意谓为民父母。

36、   (23)於陵子仲:於(wu乌)陵,地名;子仲,人名。

37、   (24)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译文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8、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他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救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鉴赏  文章记叙赵威后接见齐国使者的一次谈话。

39、   文章之奇,在于通篇只是记言。

40、既无一句人物外貌、举止、行为、心态之类的描写,也无任何环境烘托或细节刻画,只紧扣题目中一个“问”字 ,主要写赵威后的七次提问,就鲜明而传神地勾画出一位洞悉别国政治民情、明察贤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义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

41、写七问又非一气连问,而是笔法富于变化顿挫。

42、开始会见齐使,尚未拆开齐王来信,就连珠炮似的连发三问:“年成还不错吧?百姓也平安无事吧?齐王也还健康宁泰吧?”活画出她的坦率爽直,不拘常规的气度以及她对问题的关切。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相关标签: 原文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