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文 > 正文

关于形容出门游学的诗句合集(实用) 形容出门的成语

2023-08-21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形容出门游学的诗句合集(实用)

关于形容出门游学的诗句合集(实用) 形容出门的成语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出门游学的诗句合集(实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形容游学的诗句

有关“游学”的诗句有: 《秋夜独坐怀故山》唐.李白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2.《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宋.方回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3.《极目亭有作》宋.孔武仲壮志未成游学恨,素交将散别离心。

4.《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宋.林同日常供鲤鱠,旦辄汲江流。儿溺方游学,妻还感遗羞。

5.《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宋 .司马光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秋夜独坐怀故山作者:唐·李白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注释】:⑴王康琚诗:“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谢安石高卧东山,典出《世说新语》。⑵《楚辞》:“《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

其辞曰: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⑶鲍照诗:“云卧恣天行。”

⑷《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⑸潘岳《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辇。”

⑹夸胡,用扬雄赋长杨事。作品鉴赏: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

不如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说明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

用典贴切。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秋,时李白奉诏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负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谗毁,又生退隐之念。

2.形容“游学”的诗句有哪些

1、远游学屈平 唐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2、制愁游学官 宋 董嗣杲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3、游学顿无福建子 宋 方回《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4、一旦远游学 宋 巩丰 《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

5、壮志未成游学恨 宋 孔武仲《极目亭有作》

6、儿溺方游学 宋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

7、欲游学□踪 宋 刘仲堪 《读易堂》

8、梦寐一生游学舍 宋 舒岳祥 《桂台》

9、未尝游学只安居 宋 司马光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10、半生游学颇艰辛 宋鲜于侁 《题灵岩》

11、子初游学吾游宦 宋 曾丰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

“游学”解释:

1. 游侠和儒生。

《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2. 指从事游说的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章炳麟 《秦献记》:“ 斯 以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为祸始。”

3. 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求学。

《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 ﹞游学博闻,事 楚襄顷王 。 顷襄王 以 歇 为辩,使於 秦 。”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呜呼 柳州 ,秀气孤禀,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文玺师 出家于 会宁 ,尝游学于 宁夏 。” 鲁迅 《而已集·写在之前》:“我虽然不知道劳动问题,但译者在游学中尚且为民众尽力的努力与诚意,我是觉得的。”

4. 宴游与学习。

《汉书·史丹传》:“ 哀王 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颜师古 注:“同处同养以至於壮大。”《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游谓宴游,学谓讲学。”

5. 旧时谓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

《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少有高名,与 光武 同游学。” 宋 司马光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诗之一:“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幼习儒业,游学至京师。”

3.关于“游学”的诗句有哪些

1.《送七侄游学》诗人: 陈杰 朝代: 宋代

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天下师传道,方来友辅仁。异时吾悔杀,虚负空中春。

2.《送子用弟游学番易》诗人: 方岳 朝代: 宋代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3.《七律·游学即景》诗人: ** 朝代: 现代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4.《次韵谢胡子游学二首》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5.《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走遍人间鬓尚青,尔来乐事满余龄。傍潭秋爽鉏甘菊,豋岳春暄采茯苓。闲倚松萝论剑术,静临窗几勘丹经。严光本是逃名者,安用天文动客星。

6.《次韵伯田见酬四首》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7.《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诗人: 曾丰 朝代: 宋代

里社闻名已数年,恨无倾盖盍簪缘。子初游学吾游宦,一笑相逢韶石边。

8.《极目亭有作》诗人: 孔武仲 朝代: 宋代

浩荡江风动客襟,短亭清晚一登临。乱霞藏日半天缬,渌水浸空千顷金。壮志未成游学恨,素交将散别离心。前山更有难寻景,试为闲来一苦吟。

9.《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诗人: 司马光 朝代: 宋代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10.《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诗人: 林同 朝代: 宋代

日常供鲤鱠,旦辄汲江流。儿溺方游学,妻还感遗羞。

4.关于游学的诗词有哪些

1、远游学屈平唐 李白 只查询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2白的结果 《秋夜独坐怀故山》2、制愁游学官宋 董嗣杲 只查询董嗣杲的结果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3、游学顿无福建子宋 方回 只查询方回的结果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4、儿溺方游学宋 林同 只查询林同的结果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5、欲游学□踪宋 刘仲堪 只查询刘仲堪的结果 《读易堂》6、梦寐一生游学舍宋 舒岳祥 只查询舒岳祥的结果 《桂台》7、未尝游学只安居宋 司马光 只查询司马光的结果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8、半生游学颇艰辛宋 鲜于侁 只查询鲜于侁的结果 《题灵岩》9、子初游学吾游宦宋 曾丰 只查询曾丰的结果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10、孟轲远游学宋 郑侠 只查询郑侠的结果 《送陈守仁入太学》11、瞻紫阳山日仰高,此翁暮景亦云劳。

一爻变卦逢初遁,万古哀心寄续骚。《次韵谢胡子游学二首》 宋·方回 12、走遍人间鬓尚青,尔来乐事满余龄。

傍潭秋爽鉏甘菊,豋岳春暄采茯苓。《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宋·陆游 13、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七律·游学即景》 现代·毛 泽东14、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

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送七侄游学》 宋·陈杰 15、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宋·方岳。

5.形容秋季风景的游学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6.形容出去看世界的成语有哪些

走南闯北 [zǒu nán chuǎng běi]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

泛指闯荡。也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中文名:走南闯北外文名:Traversed the South and the North拼音:zǒu nán chuǎng běi中文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泛指闯荡。

也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英文释义】:roam all over the country;travel extensively;journey north and south【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示例】:他自小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

【反义词】:足不出户游山玩水 [yóu shān wán shuǐ]游山玩水指的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出自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旅游可以让人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游山玩水中文名:游山玩水外文名:vistit scenes at differene spots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成语解释游览、玩赏山水景物。成语典故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词语辨析例句每与源~,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第十二》:“最爱游山玩水,常常领了一群人到处探奇访胜。”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旅游。

拼音yóu shān wán shuǐ近义词观山玩水、游山逛水周游列国 [zhōu yuó liè guó]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

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

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出自论语,现用于旅行。

中文名:周游列国外文名:zhou you lie guo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旅行含义:周游:全都走到,游遍。释义【含义】:周游:全都走到,游遍。

列:各个(诸侯国)。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

后指走遍各地。《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示例】扁鹊深入民间,‘~’,‘随俗为变’,解除人。【出处】明 冯梦龙 清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孔子)有圣德,好学不倦。

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而为权贵当事所忌,竟无能用之者。【运用】1.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民疾病的痛苦。

2.**《崇高的理想》起源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的观念在当时乱世是难以践行的,因而在各国都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

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

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观风察俗 [guān fēng chá sú]指观察国风民俗中文名: 观风察俗出处:《史通·载文》成语解释成语词条: 观风察俗成语发音: guān fēng chá sú成语释疑: 指观察国风民俗。成语典故成语出处: 唐·刘知几《史通·载文》:“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者矣。”

词语辨析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标签: 形容 出门 诗句 合集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