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饮食养生 > 正文

昆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2023-11-28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昆山的特色小吃是比较多的,主要有阳澄湖大闸蟹、万三蹄、青团子以及红油白汤奥灶面等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是跟当地的生产环境是有关系的,我们想要品尝到昆山正宗的美食,我们就需要了解它们的做法,还需要去当地品尝,这样才可以吃到美食,,而且最好是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食品。

昆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昆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昆山名吃


1.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的大闸蟹可算是昆山一绝,有很多名人为吃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而特地到昆山一游。农历九月吃雌蟹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则最好。因为九月雌蟹蟹兜里有丰满结实的蟹黄,其味特别鲜美;十月雄蟹蟹兜里的油膏厚实而肥,入口即化,是高蛋白的美味食品。


2.万三蹄


万三蹄源于宋朝 距今600多年。明初,朱元璋当了皇帝,全国都避讳说猪(朱)。因为沈万三的富可敌国,朱元璋很是嫉妒,所以到沈万三家坐客,沈万三以猪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故意为难沈万三,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治他的罪了(古时不可在皇上面前动凶器),而沈万三却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的骨头来,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于是就有了万三蹄膀的传统吃法。


万三蹄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肉质酥烂。煨煮好后皮色酱红,它的吃法很特别,在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细骨轻抽而出,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蹄膀被顺顺当当地剖开,让人们分而食之。

昆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3.青团子


青团子源于清朝 距今160多年。据说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有位村民为逃避关卡给李秀成送东西吃,便采艾草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由此传开。


青团子是典型的江南食物,是用草头汁做成的糕点,甜而不腻。


4.红油白汤奥灶面


奥灶面源于清朝 距今150多年。清朝同治年间,在玉峰山下有一家小面食铺,店主是名女子,名叫颜陈氏。她悉心经营,取南北面食之长,制作出一种面白、汤红的红油面。由于色香味俱佳,因而深受过往食客的喜爱,生意兴隆而驰誉古城昆山全县。然而,有些同行为了竞争,便中伤其经营的红油面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尽管如此,小面铺的红油面因其货真价实,依然受顾客青睐。一天,店铺来了一位书生,吃面时,他提出建议:干脆取“懊糟”之谐音,用“奥灶”两字为招牌,经营这一独特的风味。这样,经书生和其他食客的广泛传播,“奥灶面”美食享誉四方,很快成为昆山著名小吃。


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味美鲜醇,另外还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汤烫,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用余火焖煮,保持其温度;碗烫,碗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取用,不仅保暖,还消毒卫生。因此“奥灶面”即便是在数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昆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5.三味圆


又称汤面筋, 是昆山市周庄镇的名肴特产。周庄三味圆的皮以面筋为料,馅用鸡脯肉、鲜虾仁、猪腿肉加葱姜、黄酒等调制剁细精制而成。用鸡汤烧煮,皮薄馅嫩,晶莹剔透,汤清味鲜,集点心、菜肴、鲜汤之美,轻轻一咬,鲜汁直淌,堪称上品。


6.袜底酥


源于宋朝 距今800多年。宋孝宗曾来到锦溪,由于旅途劳累,胃口全无。心急之中陈妃找当地的百姓为夫君做些点心。因为心急,使得做出来的饼呈腰子状。宋孝宗醒来看到案几上搁着一叠袜底,心想爱妻怎么还有闲暇缝袜底?陈妃见宋孝宗醒来,连忙送上酥饼。宋孝宗这才恍然大悟,感到肚中饥肠辘辘,就大口吃了起来,想不到味道比宫中的“东坡饼”还要香还要酥,就问爱妃这是什么饼,陈妃就开玩笑地说,既然夫君说它是袜底,那就叫它袜底酥饼吧,袜底酥也由此得名。


7.n鸭


源于明朝 距今600多年。明朝初年,周市镇一野味酒店老板收留一老乞丐,老者杨州人氏,曾是皇宫御厨师,为报答救命之恩,老者献出了n鸭秘方,此后周市太和馆邱德斋等野味店掌握了n煮技艺,n鸭味道独特,生意兴旺,名传四方。


8.酒酿饼


源于元朝末年,苏州有一张士诚,因为误伤人命,他带了老母逃命,老母饿得晕了过去,张士诚见就要被饿死而泣不成声。一位老伯见张士诚很孝顺母子十分可怜,用家中仅有的几个酒糟做了饼给了他,张士诚的娘终于得救了。几年后,张士诚在苏起兵称王,想起当时的救命恩人,为了不忘记此事,张士诚下令寒食节吃酒糟饼,名叫“救娘饼”。苏州人对张士诚还是很有感情,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传承至今。

相关标签: 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