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饮食养生 > 正文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2023-11-25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梅童鱼和小黄鱼是两种不同的鱼类,两者的营养价值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选择鱼类。小黄鱼是体型偏小的,而且颜色都是呈现黄色的,同时小黄鱼是生活在淡水的区域中,梅童鱼是生活在近海里面的,两者只是外形一样,但是小黄鱼的营养价值比梅童鱼高,而且鱼刺是比较少的。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小黄鱼又被称为黄花鱼、小黄花、小春鱼,它除了和梅童鱼外形很像,和大黄鱼也蛮像“孪生兄弟”,但小黄鱼永远都不会长大成为大黄鱼,因为两种鱼不是同一个品种。除了以上这些俗称,小黄鱼还有个和梅童鱼很对立的俗称:大眼。

正常大小的小黄鱼,要比梅童鱼大一些,体长约20厘米,体重200――300克,侧扁,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个。

梅童鱼又俗称大头、细眼,顾名思义,它的头大而圆钝,眼睛却较小,而且无眼睑。不过因为梅童鱼体长一般在9――14厘米,体重也只有16――50克,它的大头就没那么明显了。

梅童鱼体长形,侧扁,尾柄细长;体上部呈灰褐色,下部腹侧艳黄色,背鳍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口大而斜 ,口角达于眼的后缘。全身被鳞,鳞易脱落。侧线发达。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一凹刻,将背鳍分成两部分,棘部由8根鳍棘组成,似三角形,基底短,鳍条部似长方形,基底长;臀鳍具2棘;尾鳍楔形。

梅童鱼栖息于近海、河口和港湾的泥或沙泥底质水域,不作长距离洄游,为温水性鱼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东海数量较多。常用流刺网渔具捕捞,底拖网渔具可兼捕。梅童鱼和小黄鱼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梅童鱼的做法

1、梅童鱼洗净,去鳞、肠、腮等,再次冲洗干净,控净水

2、姜和葱白部分切丝,放在鱼身上,将料酒均匀地洒在鱼身上

3、蒸锅烧开,将鱼放在锅里,盖盖大火蒸8、9分钟左右

4、去掉葱姜和盘子里的腥水,把去葱末蒜末干辣椒放在鱼身上,浇上蒸鱼豉油

5、一大勺油烧至八九成热,浇在鱼肉上

梅童鱼和小黄鱼的区别

梅童鱼功效

梅童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各种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因此,常吃梅童鱼能有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梅童鱼肉中除含有丰富的钾、镁、磷等常量元素外,微量元素铁、硒含量也很高,尤其是硒。科学研究证明,硒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常吃梅童鱼能有效防止以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还有,梅童鱼肉蛋白质中谷氨酸含量高,谷氨酸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脑组织生化代谢中的首要氨基酸,参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在大脑、肌肉、肝脏等组织中发挥解毒的作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凡有皮肤瘙痒及痛风病患者慎食梅童鱼。